业务交流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业务交流 > 正文

2012神州智达高考研讨会学习体会-康婷

更新时间:2012-03-08 16:25:00

2012神州智达高考研讨会学习体会

高三政治组 康婷


2月18、19日,我有幸作为高三政治组的代表参加了由神州智达组织的“2012年备考冲刺与高考信息交流研讨会”。会上,宁夏自治区银川二中政治教研组长李纳老师,北京二中政治教研组长季亚利老师分别就“年文综政治学科考试方向和应考对策”谈了认识。下面就结合两位老师的讲座内容,谈谈我个人学习的体会。

第一部分 会议纪实

2012年2月18日     李纳   《点滴积累 整体把握 决胜高考 》

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变化

1、   新课程新在哪里

李纳老师认为,政治学科历来是一科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所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创新,走向综合,走向新科学”的理念,早在人教版旧课程时就得到了落实,所以,在新课程下,政治老师们应该一如既往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如何做一个好教师

接着,李纳老师谈到了“新课程下,好教师的评价标准”。李老师指出,一堂好课是老师、学生、教材、手段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教材”为“教材教”,变“生活科学化”为“学科生活化”,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努力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如果“教的东西学生感触了,这就是一堂好课”。所以,广大教师要以乐观的心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管是“老路”还是“新路”只要是“有效的路”就是“正确的路”。具体到政治学科,这里的“有效”应该从针对性、可行性、兴趣性、生成性、实效性、和谐性等角度考察,看学生身上缺少什么,就从哪点入手。

二、    课标与考纲的取舍

银川作为较早接触新课标的省份,已经有几年高考备考的经验。李老师结合这几年的高考实际情况,谈了他个人对课标与考纲的取舍:

区别于其他学科“多本一纲”的情况,目前高中政治还是采用“一本一纲”的模式,关系如下图。

课标

考纲

说明

这种关系下,课标和考纲呈现一下关系

1、差异

(1)能力目标  课标的更注重能力要求 考纲更注重解题要求;

(2)知识目标  考纲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准确性。

(3)呈现形式  课标内容强化理解,考纲内容要求“写出来”

(4)具体要求 课标是“完成学业”的要求,考纲是“应对选拔”的指导。

2、共同

(1)两者都坚持以“学生为本——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差异,让学生有所选择。

(2)把握教材主旨,抓主干知识,注意变化。近年来的高考题目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容易在每年教材修改的部分出题。备考中老师应提起注意。

(3)关注生活话题,把握社会主旋律,立足当地实际

(4)培养应用能力,重视建构、探究和综合。

3、考试内容、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宁夏模式高考内容只涉及四本必修内容,大纲要求249个考点分布如下表:

模  块

考纲考点数

占分比重

经济生活

81

30%

政治生活

51

25%

文化生活

42

15%

生活与哲学

75

30%

大家可以看出,每个模块在试卷中赋分比重与其考点数量是基本一致的,这给我们的备考传递的很重要的信息,应该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2)形式: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所掌握的高考命题组情况。

高考命题组由13人组成,其中12个大学教授,1个中学老师。

分工

人数

组成

职责

经济小组

4人

教授

命题、出答案

政治小组

4人

教授

命题、出答案

文化、哲学组

4人

教授

命题、出答案

 

1人

中学教师

作题、调整答案

我个人认为,李老师向我们介绍的这个情况帮助我们认清两个问题。

其一:这就能解释近年来为什么文化题目总是和哲学题目出在同一材料中,

其二:我们的学生经常在做历年高考真题时,感觉答案“出乎意料”,没有一句是课本上的。这是因为给出的标准答案都是大学教授做的,有时会脱离中学课本,各省份在同一阅卷之前还会对参考答案进行调整,将其转化为中学课本上的语言,所以在今后备考、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正确处理“参考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关系。

同时,李老师提到,大学教授出题时的资料:教材、教参、人民日报、瞭望、半月谈、电视、网络。

(3)结构:

2010年文综政治题目,除了一道经济计算式单选外,其余都是4选2的选择。2011年为了应对河南新加入的形式,经济生活部分全部改为单选,但明显得分率上升,试卷区分度下降。所以2012年,河北新加入新课程高考队伍,试卷结构变与不变都有可能,我们在备考中应该提前进行适应性训练。

4、命题方向

(1)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一定在复习中将知识记准。

(2)关注实践环节的强化与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力目标是组织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在备考阶段,学生能力的体现主要在把材料读懂上。

(3)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三位目标是以思想政治观点为核心的。

(4)关注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突出思维能力的考察。大量的判断分析材料其实是辨析题的变式。

三、2012年高考备考复习策略

(一)股票投资有三种方式:价值投资、趋势投资、博弈投资。我们的高考复习也同样分为三类复习。

价值复习:跟着高考改革方向走,前面走,研究目标策略

趋势复习:跟着各省试题变化走,后面走,注重复习方法。

博弈复习:跟着教师自我感觉走,随意走,敢于猜题押宝。

具体注意一下几点:

1、         众人划桨开大船,集体备课,团队合作,整体作战。

在备考中,倡导集体备课,课前备,课中备,课后备。备考试说明,备课标,备教材,备复习方法,备命题。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补短板。

2、         深入研读课标与《考试说明》,科学组织复习。

可以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整理高频考点。按照以下格式,将2007至2011年的高考真题加以整理。

模块

知识点

分布

分值

合计

 

 

 

 

 

3、         整合复习课型,把握复习进度,明确复习重点。

高三应试还是应该注意“题海战术”的应用,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

复习进度及重点见下表:

2011——2012年度政治高考复习时间表

时间

模块内容

重点

一轮复习

2011.8.1—2012.2.20

1、8.1—9.1《经济生活》

2、9.1—10.15《政治生活》

3、10.15—12.20《哲学生活》

4、12.20—2.20《文化生活》

1、根据考纲要求完成具体知识点的讲授。

2、讲练结合打基础。重内容学习

二轮复习

2012.2.20—2012.5.10

1、2.20—3.5《文化生活》

2、3.5—3.20《政治生活》

3、3.20—4.10《哲学生活》

4、4.10—5.10《经济生活》

1、建立各模块知识体系,形成网络化。

2、注重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三轮复习

2012.5.10—2012.6

1、综合练习

2、查漏补缺

3、结合时政

4、心理辅导

1、综合练习。精讲多练。巩固提高。

2、规范答题。注重答题形式。

(二)解读高考考查的四个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阅读理解的能力

(1)考试的指向性——考什么?会审题!

(2)要求: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3)特点:某些问题的答案就自然隐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试题设计的思路往往包含在试题的行文中;试题均有一定的要求和指向。

(4)形式:图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柱形图、扇形图、统计表,还包括漫画等,往往用于表现形式、环境、资源、产业、事物发展的过程等信息,直观、系统。

(5)常见问题:审题粗心,快审题,慢做题,做错题。

(6)纠正方法:慢审题,快做题。

2、调动和运用知识——提取记忆的能力。

(1)高考与课本的关系——答什么?会迁移!

(2)要求: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调动知识的准确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3)注意:对于不同的问题用相对应的知识来说明,所调用的知识在体系上具有科学性,非选择题部分,注意设问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差别。

(4)常见问题: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漫天散网,不分主次,遗漏要点。

(5)纠正方法:

加强复习,建构知识;对待教材,烂熟于心;

对待考点,信手拈来;对待热点,深思熟虑。

3、描述和阐释事物——阐释评价的能力

(1)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如何答?会描述!

(2)描述: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是什么?怎么样?)

阐释: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

(3)表现: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表现为分析、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水平。

(4)常见问题:长篇大论,语句不通,蜻蜓点水

(5)纠正方法:精简准确用术语,是详是略审题限。

4、论证和探究问题——逻辑分析能力

(1)学科素养和基本功——如何答好?会说理!

(2)论证:即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证和证明的能力;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探讨:即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3)要求: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4)常见问题:东拉西扯,前不搭后;随心所欲,理论材料两张皮;停于表面,思维狭隘。

(5)纠正方法:

诗的语言,铁的逻辑;

理论是依据,材料是证据;

多元思维,鼓励创新。

(三)三轮复习的策略和侧重

1、一轮复习:

(1)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2)原则:全面性、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追求精选精讲、精练、主体性原则(让学生觉得高考是自己的事)、指导性(绝对不让学生在课上做题,指导学生是教师的本分)

(3)一轮复习过后学生普遍还存在的问题

纵向线索基本清晰,知识要点基本明确

迁移运用具备意向,知识空间初步拓展

知识结构不够明确,知识厚度尚不到位

知识理解尚欠灵活,知识迁移尚不顺畅,

审题答题尚不得法

2、二轮复习

(1)指导思想: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巩固:强化记忆。

完善:查漏补缺,知识体系、知识方法

综合: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综合性灵活性

提高: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解释能力。

(2)具体做法:

打破教材框架,整合考点知识,突出知识的逻辑性

结合备考热点,突出知识运用,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规范训练过程,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3)复习建议:二轮复习过后要形成16张知识图,最好给课上40分钟要求学生当堂画

3、三轮复习

(1)指导思想:返扣,模拟,强化,调节,特别注重“回头看”

返扣:课本返扣、试卷返扣

模拟:模拟程序和技巧

强化:重点、高频、规律、模板

调节:心态、生物钟

(2)原则: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用哲学方法运用于热点分析中;培养正确的三观,树立正确的答题方法。

(四)2012高考复习主干知识

1、《经济生活》逻辑线索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生产

2、《政治生活》抓主体。公民(国家)、政府、人大、党、政协、民族、宗教(我个人认为是对象)国家、国际组织。

3、《文化生活》

普遍性

特殊性

两个关系、谈内涵

纵横角度谈发展

中华文化历史沿革

中华文化的现实走向

4、《哲学》准确记忆就可以了。

(五)训练关键方法

1、选择题四句口诀

阅读题干找中心

研究题眼好入门

排除无效干扰项

比较之后见分晓

2、主观题方法:

(1)读:先读设问,再读材料,明确目标,有方向,有效率。

(2)找:回归教材,寻找理论依据

(3)答:点+材料

没有要点统领的材料不得分。要落实“四化”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语言要流畅,表达要准确无误,适当使用术语,调理清楚,自己工整

研究设问读材料,通读材料析主题

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

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实际要对齐


2月19日 季亚利《2012年新课程背景下的文综政治复习策》

一、    领会考试要求:抓住价格环节

1、      课本基础                社会生活


分析解题

要系统把握惨咯环节内在的联系,明确上述三个环节的关系。

学生存在的问题:只丢原理不结合材料,不像回答这道题;对社会生活热点不了解,看到材料不知调动什么原理。学生分数不高,问题出在上面两点。

2、建议:不要采用原来的几轮课本串讲完之后单独讲热点,这会造成学生“原理”“材料”两张皮。可以采用每天放一小段视频或者书面材料,找学生分析分别对应四本书的什么要点。

二、坚持新课程理念和实践可操作做法

1、

讨论

设置            社会生活            研究      学生

情景                                                            探究               互动

创设                                                            合作      教师

问题            课本基础                       体验

新课程学习模式与高考考查方式很一致,讲每一个背景都应该让学生发言,互相交流,让学生有体验。如讲国际关系,可讲利比亚、叙利亚问题,让学生自己描述实际现象,老师再引导学生概括出国家利益的概念。

2、建议:

强调课本联系生活的教学(情境立意、再认再现,举一反三)

强调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自觉进取,不包办代替)

强调讨论研究探究合作体验得出结果(活学活用、鼓励创新)

强调学科思维的引领和训练(学科实质,学科思路和方法)

教师上课教的应该是学科思维,具体知识不一定当堂要背过,但一定理解了。

三.    模块知识的梳理

1、         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1)           对照知识细目和层次要求梳理

可以参考课标和考试说明,给学生印个表格,要求学生反复在表上填写知识点,历年真题做标记,易错题做标记,重点做标记。重视知识体系、知识结构,通常以宏观带微观。

此方法对基础稍差的学生效果显著。

(2)          根据学科思维特点梳理。可以把不同的知识模块的知识主线梳理出来,把书读薄。可参考模式

此方法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效果显著。

(3)           抓住学科核心概念内涵和外延梳理,把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打破章节去处理。

附:不同模块的网络图

政治生活:

国际社会

政府:职能、宗旨、原则

民主    一个根本、两个基本

制度    民族宗教、基层民主

公民:权利、义务

经济生活

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调节

国内

宏观调控

国际

目标

手段

优点

缺点

市场秩序

市场管理

消费者

经营者

劳动者

投资者

国家

政府

民间组织

企业

哲学框架图

出发点           分析、认识            做、改造

一切从实际出发      联系、发展、矛盾         实践

实事求是                (辩证法)            人生价值的实现

(唯物论)                             (认识论、历史观)

四、社会关注问题分析

1、社会关注问题的来源和根据

社会关注、主流媒体追踪、与课本知识相关

2、         处理好宏观与微观,背景与事例的关系

以小见大,不会直接考时事材料。

推荐阅读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刘云山

3、         重点预测

《经济生活》:教育、公平、收入分配、社保、就业、物价、宏观调控等民生问题。

《政治生活》:公民权利、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国家利益等。

《哲学》都有可能

《文化生活》文明、道德、理想、核心价值体系、与经济的关系、先进文化。

第二部分 心得体会

听了两位专家对2012年高考备考的建议,收获很大,归纳如下:

1.明确了新课程高考试卷内容、结构、形式的安排。如四本必修的考点数量、分值比重,如选择题目的组合模式,甚至专家从出题小组成员分工上给我们揭示的必修之间的组合关系,这些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2.重申了考纲的作用。两位老师在讲座中都不只一次的提到课标、课本、高考和考纲的关系,明确指出“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更加注重考纲的研究。分析其能力层级要求,明确知识要求与课本的出入,尤其是考纲中对知识点的重组。

3.关于高频考点的整理。两位老师在讲座中都提到了“高考命题是有套路的”,而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历年高考真题分析、整理必考点、高频考点。这一方法我们在本学期二轮复习中已经开始应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将其系统化、规范化,作为高中三年教学常规工作任务去抓,提高各类考试的备考能力。

4.关于三轮复习安排上的问题。这次学习中,让我最感意外的是:我们学校二轮都进行了四分之一之多,而专家所在学校,甚至是到会的其他兄弟学校一轮复习都还没有结束。究其原因,再看其效果,一轮还是应该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此外,李纳老师介绍的银川二中的三轮复习策略很具有建设性,他提出了“从经济进,从经济出”的思路。《经济生活》是政治高考当中占比重最大的模块,作为必修的第一本书,按照以往的模式,我们总是一轮先从经济开始,时间大约在6月——8月,二轮也从经济开始,时间大约在2月份。这样的结果,就是到真正高考的6月,学生对于这么重点的内容又忘的差不多了,直接导致分数的不理想。所以按照李纳老师的思路,我们一轮的复习可以按照必修一、二、三、四的顺序进行,而二轮复习应该根据知识的地位,从轻到重,把最具分量的考点最后再复习,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5.关于二轮复习策略。政治的二轮复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书本知识、时政热点。就书本知识而言,有效的二轮复习应该是注重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整合的,而不应该是单纯一轮基础知识的重复,所以,我们的二轮课堂应该改变现在“重知识”的现状,突出线索、脉络,而且在练习题目的选取上要要体现相应的要求,在注重“点”题的同时,更注重“面”、“线”题目的练习。就入热点复习而言,传统的热点复习一般集中在二轮复习后半段,在讲完知识框架之后集中讲授本年度的重大时政热点,这样确实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时政题目的应试思路,便于快速提升。但是,却又可能造成“原理”和“时政”两张皮。要么是搬上去一些原理,阅卷人看不出是回答的什么题目,要么是对社会生活热点不了解,看到材料不知调动什么原理。针对这一问题,两位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提出,进入高三复习后,应当每节课拿出5到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时事片段,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概括出所涉及到的四本书的原理内容。把这项任务常规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用原理分析热点“的能力,提高了高考中的解题能力。

6.关于日常考试的安排。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应该由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重复巩固训练,就二轮复习而言,单元练习——模块练习——周测——月考——各种调研考试,只有不断以考试促进学生记忆,才能达到长久的记忆效果。所以,政治学科在学校统一的考试之外,还应适当的、恰当的安排小测验。

7.关于提高教研能力的想法。两天的会议开下来,感触很大。专家介绍的很多想法和思路我们已经在实施了,可是为什么没有这么理论化,没有这么系统化。我想,大概的原因是我们对教研的不重视。广大的一线教师战斗在备考的最前线,离学生最近、离题目最近、离课堂也最近。我们的资料最丰富,我们的实践经验最丰富,我们缺少的只是把这些经验加工、整理、归纳,并上升为理论。由此,我想到,有些学校本身教学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由于有几个“专家”型教师,学校变的名气很大。不得不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知名教师”作为重要的资源,很大程度的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努力的多培养一些教研型教师,无论是从教学质量还是从社会声誉的角度,肯定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多管齐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校一定是一所“有名师的名校”。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本次学习之后的感受,和各位老师交流,请多多指教。

(编辑:admin)